跳至内容

以巴冲突流血现场:谁的应许之地?

根据圣经记载,上帝耶和华将迦南一带的土地赐给犹太人的祖先亚伯拉罕,表示这片土地是「流奶与蜜之地」,但如今这片上帝所赐的应许之地,却成为浓烟弥漫,碎石横飞的血腥冲突现场,无止境地上演土地和族群的纷争,一直未获安宁。

以巴冲突流血现场:谁的应许之地?
航拍照片显示由巴勒斯坦示威者焚烧车胎所造成的一团团黑烟正在以巴边防冒起。

浓烟弥漫,碎石横飞,空气里混杂着催泪弹和烧焦橡胶的刺鼻气味,大量示威者倒地不起——过去数星期,以巴边境持续发生大规模流血冲突。

冲突始于2018年3月30日“土地日”,在加沙的巴勒斯坦人发动名为“回归大游行(The Great March of Return)”的抗争行动,近三万名巴勒斯坦民众到巴以边防地区示威,大部分留守在距离边境数百米的5个营地据点,但也有部分年轻人到边防地区投掷石头和燃烧弹等,行动随即演变成与以军的流血冲突。据巴勒斯坦医疗部门报称,至今造成至少34人死亡、3,000人受伤,是近年规模最大的一次巴以流血冲突。

在这场冲突中身亡的,包括3月31日在采访示威时被以军开枪打死的巴勒斯坦摄影记者 Yaser Murtaja,当时他身穿印有 "Press"(新闻媒体)字眼的背心。 4月11日,以色列传媒公开一段影片,显示有巴勒斯坦平民怀疑遭以色列军方狙击手开枪击倒,以军更涉嫌以枪击巴人取乐。以色列军方回应指,影片可能在数个月前拍摄,但承诺会彻查事件。而在4月12日,以色列发动的空袭亦导致一名哈马斯军装及另一名当时正接近南部边防地区的巴勒斯坦人死亡。

巴勒斯坦民众的示威预计将会持续至5月15日,这一天是以色列70周年建国日,巴勒斯坦人称之为灾难日。巴勒斯坦的灾难日是为纪念1948年第一次中东战争中,75万巴勒斯坦难民被犹太人赶出家园,他们表示,这次大规模示威的原意就是要求以色列让当年的难民重返原居地。

根据圣经记载,上帝耶和华将迦南一带的土地赐给犹太人的祖先亚伯拉罕,表示这片土地是“流奶与蜜之地”,因为是上帝所赐之地,故被称为“应许之地” ,这片土地的范围在今天世界版图来看,包括以色列、巴勒斯坦和黎巴嫩。自19世纪开始,因为土地和族群的纷争,以巴冲突持续不断,这片应许之地,一直未获安宁。

面对这次最新的流血冲突,巴勒斯坦方面指责以军不当使用武力,但以色列方面则反驳,巴方的示威并非和平进行,以色列首相内塔尼亚胡将示威的起因归咎于哈马斯引导巴勒斯坦人仇恨以色列,又称赞以方军队“守护国家边境”;国防部长利伯曼(Avigdor Lieberman)称受哈马斯控制的加沙地带“没有人是无辜的”,拒绝展开对任何死伤的调查。

2018年4月2日,巴勒斯坦民众于加沙地带持续“回归大游行”示威,示威者手持镜子在以巴边境与以色列军队发生激烈冲突。
2018年4月2日,巴勒斯坦民众于加沙地带持续“回归大游行”示威,示威者手持镜子在以巴边境与以色列军队发生激烈冲突。
示威者准备焚烧车胎制造黑烟遮挡以色列狙击手的视线。
示威者准备焚烧车胎制造黑烟遮挡以色列狙击手的视线。
示威者手持焚烧中的车胎。
示威者手持焚烧中的车胎。
示威者用胶樽及咖啡杯自制简单防毒面罩抵抗以军释放的催泪弹。
示威者用胶樽及咖啡杯自制简单防毒面罩抵抗以军释放的催泪弹。
示威者用担架将受伤者抬离现场。
示威者用担架将受伤者抬离现场。
示威者在冲突期间高举巴勒斯坦国旗。
示威者在冲突期间高举巴勒斯坦国旗。
示威者用简单布料掩面步出以军释放的催泪弹烟雾。
示威者用简单布料掩面步出以军释放的催泪弹烟雾。
示威者向以军投掷石头。
示威者向以军投掷石头。
悼念者把31岁巴勒斯坦摄影记者Yasser Murtaja的遗体抬到丧礼场地。
悼念者把31岁巴勒斯坦摄影记者Yasser Murtaja的遗体抬到丧礼场地。

(端传媒实习记者林子健对此文亦有贡献)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 端传媒编辑部 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