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将来回归100年要研究香港,就可以重看我的照片。
民众绕著心仪的艺术品拍摄,举起智能手机,点了又点,或与作品摆拍合照,或盛装出席,打卡留念,自得其乐。
在越来越精准掌握自己之后,才能在交往中自由的交流;除了练习掌握好自己,自由还需要一个可以信任的对手。
林晓聪曾经人生顺遂,2019年之后,他试图纪录香港纹身者的故事,找到自己的价值和意义。
耗时15年之久建成的香港M+博物馆,在藏品被指犯“国安法”的争议声中开幕。艺术表达自由是否还存在,红线在哪里?
二次元的出柜为何会带来伤害? 是我们太小瞧漫画的多元化了吗?
以字体的尖锐斜角,回应着这个时代香港人“保卫、还撃”的情感。
太多电影和剧集喋喋不休地在定义爱情和浪漫的标准,到底是哪里出了错?
耽美作品为腐女带来的精神充实,与现实世界的情感关系,哪一种更美好?
当大多数摄影爱好者把拍照片这回事当作美化这个世界,台湾为摄影成立一个国家级文化机构,能做些什么呢?
“你用M+可以比拟香港本身。 香港本身,很多事原本都可以做得很好...... 突然不知去了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