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zh-hans
Google Earth带你看巴黎恐袭──一场针对城市生活的战争
Google Earth带你看巴黎恐袭:一场针对城市生活的战争 不是艾菲尔铁塔,不是香榭丽舍大道,此次恐袭都发生在城市生活日常之处,让我们借Google Earth一探究竟。 六场恐怖袭击中五场都集中在巴黎市的十区和十一区。两区人口密集,原本是工人阶层居住区,近年来常住人口族裔、国籍较为混杂。这两区并非外国游客热爱参观的地方。 十区巴塔克兰剧院距离《查理周刊》编辑部不远,是这次恐袭死亡人数最多的地方。当晚美国加州摇滚乐队“Eagles of Death Metal” 在剧院音乐厅举办演唱会,一千多名乐迷聚集在这里。演出即将结束时,枪手开始射杀厅内的人群,并在警察赶来之前挟持多名人质。目击者枪手“血洗”
彩色裹尸布
我在观塘某工业大厦租了一个小小的储物间暨办公室,那个工厂大厦的顶层开设了一家做宠物善终服务生意的公司,说白了其实就是宠物尸体的火化场,有些时候乘搭升降机,总会有机会碰上员工推着一个个不锈钢做的铁箱,稍为有点智商也知道里面盛载的是宠物的尸体,但有些时候他们推着的是我们家用盛载衣服的那种半透明胶箱,看得到里面是用了些彩色斑斓的毛巾盖着些东西,大概想让人看来不会感到不安,但实在又能否掩饰得到。我对跟宠物尸体同坐一个升降机并不感到恶心或忌讳,只是这种叫我措手不及的表现,反而挑起我的厌恶情绪。 9月2日叙利亚3岁男童艾兰(Aylan Kurdi) 偷渡葬身大海,伏尸土耳奇海滩的照片,大概也有如此叫我「措手不及」的感觉。不少朋友也叫我点评一下这次图片所带出来的讯息,当中也有着消费灾难的指责。我第一时间的想法是,自己需要好好的去沉殿一下想法,尤其当网上疯狂地转载图片,到改图致哀,到各国政客开始打人道主义牌,连伊斯兰国也开始recontextualize这个画面作政治宣传时,很容易变得感情用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