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C非洲之眼拍摄的纪录片深刻揭示了举牌背后的矛盾,我们来谈谈中非种族议题的多个面向。
由加拿大货车司机发起的“自由车队”运动,正向世界蔓延,在法国、新西兰、澳大利亚和美国引发了类似的示威风潮。
你能感受到一种坚固的气息。时代再怎么崩坏,他也能挡在众人面前。
“我们现在继续做的,也会成为国殇之柱故事的一部分,这就是我想要的,让它去反映香港民主、自由的状况。”
当大多数摄影爱好者把拍照片这回事当作美化这个世界,台湾为摄影成立一个国家级文化机构,能做些什么呢?
当后来离家的父亲在高速公路上愤怒地飙车时,两岁的她在后座抓住母亲的手:“不要怕,我保护妳。
“希望全世界都在看着这里”,示威者在曼谷警方清场后撤退,但对峙没有缓和的迹象。
四十年来的中、美、台赛局框架是否真的会在当今有所变动?两岸之间又是如何一步一步走到今日的?
当89年北京天安门运动以枪声作结、一代青年开始流亡海外之时,台北街头迎来了属于自己的广场学运。以“废除代表大陆各省的万年国代”为主要诉求,这批出生于1970年前后的青年学生,意外地推动台湾90年代政治本土化、民主化的浪潮。
有些戴上皇冠、穿上奇装,也有戴上游泳镜来预防催泪弹,特色头盔以保护自己。他们都是坚持每周都走上法国街头的黄背心抗争者。
端传媒连日追访“九子”,以微纪录片的方式,记录这些不同世代、不同界别的受审者。有人心怀愧疚,有人冲劲犹在。香港四年“伞后”时代,散落在他们的所思所想里。
50年过去了,历史档案消失不见,香港教科书语焉不详,政府更是从不表态,但最终只是引发更多的不安和躁动。1967年的香港到底发生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