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影像:北韓革命學院,黨國機器是怎樣煉成的

北韓有兩所特殊而帶有神秘色彩的革命學院,有體育館、圖書館,還針對射擊、戰術、坦克、飛機、艦艇等科目的講室和實驗室。

影像:北韓革命學院,黨國機器是怎樣煉成的
學生在康磐石革命學院上課,學院最初由金日成設立,旨在教育那些在抗日戰爭中父母遇難的孤兒,現在它已經發展成培養黨國菁英的頂尖學校。

這所學校設備齊全,除了體育館、圖書館、宿舍、醫院之外,還針對射擊、戰術、汽車、坦克、飛機、艦艇等不同科目設立了十幾個講室和實驗室。這裏的學生全為清一色男子,絕大多數是革命烈士的兒子,年齡介乎10-19歲,一週上課6天,學習政治思想、軍事和操練體格。他們每一個人都被期盼著,畢業以後成為北韓軍隊的中堅力量。

這所特殊的軍事學校名為萬景台革命學院,位於平壤,由北韓已故領袖金日成在1947年創立,有「高幹搖籃」之稱。最初這革命學院僅僅招收革命烈士的遺孤,近年招生逐步擴大到「根正苗紅」的革命者子女,目前有學生約1000人。這所學校的校服據說是金日成生母康磐石所設計的,長褲上印著一條醒目的紅線,時刻提醒學生不忘革命熱情。

「我們招收的學生,都是曾為黨國人民戰鬥的愛國志士的子女。」這所學校的副教務長金永浩上校說。金日成的兒子、北韓已故領導人金正日幼時曾被送到這裡,和革命烈士遺孤共同生活了一段時間。在北韓,精英階層封閉而世襲,如今許多高官都是前高官的子弟。根據「出身身份」的不同,北韓將人分為不同等級。對黨的忠誠度愈高,等級愈高,相反,假若家中有先人為資本家或曾與日本人合作,等級就更低,只有出身成份好的孩子,才有資格居住在平壤或進入平壤的大學就讀。在這個等級的金字塔上,由革命先烈後代子弟組成的萬景台革命學院,無疑非常接近金字塔的頂端。

在萬景台革命學院之外,平壤還有一所「康磐石革命學院」,專門接收革命者女性後代做學生,為北韓軍隊培養女性力量。這所學校位於金日成生母康磐石的出生地七谷附近,同樣建造於1947年。這兩所特殊而帶有神秘色彩的革命學院,到底在怎樣培養孩子?2018年6月,法新社攝影師Ed Jones走入這所學校拍攝,紀錄鐵幕之下,未來的軍隊將士是怎樣煉成的。

2018年4月10日,學生在萬景台革命學院玩電腦遊戲。
2018年4月10日,學生在萬景台革命學院玩電腦遊戲。
學生在萬景台革命學院電子靶場練習射擊。
學生在萬景台革命學院電子靶場練習射擊。
2018年6月14日,萬景台革命學院學生在上生物課,老師用模型跟學生講解青蛙的生理結構。
2018年6月14日,萬景台革命學院學生在上生物課,老師用模型跟學生講解青蛙的生理結構。
2018年4月10日,學生在萬壽台革命學院的健身房鍛煉身體。
2018年4月10日,學生在萬壽台革命學院的健身房鍛煉身體。
學生在萬景台革命學院進行跆拳示範。
學生在萬景台革命學院進行跆拳示範。
學生在萬景台革命學院的操場上跑步,背後豎立金日成和金正日父子與男學生並肩而行的銅像。
學生在萬景台革命學院的操場上跑步,背後豎立金日成和金正日父子與男學生並肩而行的銅像。
學生在萬景台革命學校上生物課。
學生在萬景台革命學校上生物課。
學生在康盘石革命學院參加烹飪班。
學生在康盘石革命學院參加烹飪班。
學生在萬景台革命學院穿著統一的制服上課。
學生在萬景台革命學院穿著統一的制服上課。
一名學生在萬景台革命學院的教室裡使用駕駛模擬器。
一名學生在萬景台革命學院的教室裡使用駕駛模擬器。
萬景台革命學院學生在上生物課。
萬景台革命學院學生在上生物課。
學生在康磐石革命學院上課,此校為女子學校,以金日成的母親康磐石命名。
學生在康磐石革命學院上課,此校為女子學校,以金日成的母親康磐石命名。
學生站在萬景台革命學院的一個院子裡。
學生站在萬景台革命學院的一個院子裡。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 端傳媒編輯部 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