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月25日,台灣陽明山被大雪覆蓋。
在強烈寒流影響之下,中港台連日出現大範圍嚴寒天氣,中國南方部分地區甚至首度降雪。
一月二十四日,香港天文台錄得市區溫度攝氏3.1度,是1957年以來的最低溫度。在香港最高、海拔957米的大帽山和海拔603米的飛鵝山等地屢傳降雪,吸引不少民眾登山。但由於山上嚴寒,加上路面濕滑結冰,消防處收到多宗登山人士求助。大帽山上最少85人因低溫症不適,當中43人要送院治理,1人情況危殆;警方最後以安全為由,禁止民眾和車輛登山。
在台灣,澎湖、金門及馬祖地區錄得10度以下低溫;台北錄得4度,平44年前的紀錄;台北陽明山、南投的合歡山、台中的清境農場均傳來降雪。台灣中央氣象局對全台和各外島發低溫警報,而根據台北市及新北市消防局統計,
2016年1月16日,台灣人用選票展現民主的力量,民進黨取代國民黨成為執政黨,蔡英文成為台灣總統。端傳媒攝影師連日來在前線採訪蔡英文、朱立倫及宋楚瑜三位候選人。攝影師用鏡頭紀錄小英返鄉拉票、三人選前造勢晚會、大選日投票、及至朱立倫落敗、蔡英文宣布當選,每一個張照片都為這歷史作見證。
端傳媒攝影師Billy H.C.Kwok 兩周前貼身採訪蔡英文,跟小英由台北南下屏東拉票。兩周以來每天都採訪大選新聞。今天他在民進黨總部見證小英當選,他坦言覺得感動。他傍晚五時已到民進黨總部等待大選結果,他憶述總部歡呼聲此起彼落,但最激動還是各人得悉朱立倫承認落敗時的歡呼慶祝。不過原來拍攝蔡英文也有令他擔心之處:「小英表情不多,尤其在國際記者會上她十分嚴肅,本來想拍攝她歡樂的表情,但一直等不到。」幸好蔡總統在慶祝晚會上也放輕鬆了,
蔡英文得票689萬多當選總統,得票率為56.1%,朱立倫31%,宋楚瑜12.8%。這次是總統直選以來投票率最低的一次,僅有66%。
59歲的謝素嬉跟著嫁去美國的大女兒住在西雅圖已經6年了,這次大選她帶著兩個年幼的孫子孫女回到新竹老家投票。從2014年的太陽花學運之後,謝女士開始觀察到故鄉台灣的變化。她參加的一個名為「亞裔銀髮族」的活動時遇到了很多像她一樣的台灣人,活動中人們討論最多的就是要不要回鄉投票。她認為,這次的選舉是一個逆轉局勢的機會,因此不遠千里回鄉投票。
1月16日,早上九時,她和丈夫王進榮一同往新竹的票站投票。相比投票,更重要的是教導下一代,何謂民主。所以她投票後,再帶孫兒往票站。她對長孫Levi解釋:「這是票站,我們今天來選總統了⋯」幼孫Iris昨晚看電視,認得很大機會成為女總統的蔡英文,也對著電視喊:「Leader! Leader!」誰能成為台灣的「leader」,很快揭曉。
明天的台灣總統選不只是候選人蔡英文、朱立倫和宋楚瑜之爭,也是台灣民眾表達對心儀候選人的機會。除了用選票表達意向外,台灣選民亦透過不同方法表示對黨派和候選人的支持。從這幾位小人物的故事,看到台灣人民的可愛和對政治的熱情。
【小密蜂,嗡嗡嗡,騎機車撐朱立倫】
台灣大選小人物誌:宣傳車駕駛-侯美惠
侯美惠跨上她的機車,轉動鑰匙,發動車輛,開始了上午一段穿越大街小巷的行程。
她是國民黨新北市永和選區立法委員候選人林德福的助選員,工作是「騎宣傳車」:她的機車後頭載了一個喇叭,播放著林德福和朱立倫的拜票錄音,穿過大街小巷,把一段平板、簡單的拜票訊息從街上放送到選區住戶家裡。
這是侯美惠在選舉期間的兼差工作,平日她是位裁縫,接一點修改衣服、縫縫補補、繡學號這些工作維生。因為腿部殘疾,
高鐵以每小時300公里的速度從台北開往高雄,列車到站,蔡英文拿著自己的公事包,以相似的速度踏出車箱,在保全員包圍之下爬上往大堂的樓梯,急步走向停車場,登上宣傳車隊。從反光車窗往外看,留下的是一班喘著氣的保全員。
1月5日,端傳媒跟隨蔡英文南下高雄到老家屏東,全程記錄下她行程中的狀態。蔡英文在汽車裏說話不多,時而望出窗外,時而抬頭望向遠方,直至車隊到達目的地。
大選前兩周,她特地南下屏東老家,為屏東縣競爭最激烈的第二選區黨籍立委候選人鍾佳濱拉票。這天她先到高雄的龍池宮及保安宮參香,再趕到屏東的公館新興天后宮上香,晚上還要在屏東跑一場造勢大會,忙得沒有空檔回老家楓港。這次回家鄉屏東「過門而不入」楓港,但這家鄉對她來說,非常重要。
她稱楓港為故鄉,但準確地說,
西奈山位於埃及南部,「西奈」之名來自希伯來語Har Sinai,源自古代閃族神話中的月亮老人名為辛(Sin),故此西奈山也有「月亮山」的意思。西奈山又被稱為「摩西之山」。根據《聖經》,摩西帶領以色列人離開埃及,族人過了紅海後到達西奈,摩西獨自於西奈山上領受刻有「十誡」的石板。「十誡」為上帝要求子民必須遵守的十項誡命,包括不可殺人、不可姦淫、不可貪圖他人財產等。
「摩西山」上建有一所紀念摩西領受「十誡」的聖殿。聖殿建於公元532年,但經歷多次毀壞和重建。西奈山的山腳有一間世界知名的聖凱瑟琳修道院,
位於美國南內華達州Movjave荒漠裡的拉斯維加斯,既被稱為「世界的娛樂之都」,又被稱為「罪惡都市」(Sin City)。1931年,拉斯維加斯政府決定將賭博合法化,只得110英畝的拉斯維加斯,由一個太平洋聯合鐵路(Union Pacific Railroad)沿線小城,搖身一變,至2015年,拉斯維加斯已擁有60萬人口。 在這84年中 ,這個城市經歷起起伏伏。2007年是拉斯維加斯賭博業的巔峰時期, 但其後因金融風暴而跌到谷底。2015年,美國經濟雖然已大規模復甦,但拉斯維加斯的賭博業收入卻持續大幅下滑。究竟這「罪惡都市」是個奇蹟,抑或僅是荒漠裡的一片海市蜃樓?
拉斯維加斯原本是在Movjave荒漠裡的一個小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