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 Earth帶你看巴黎恐襲:一場針對城市生活的戰爭
不是艾菲爾鐵塔,不是香榭麗舍大道,此次恐襲都發生在城市生活日常之處,讓我們借Google Earth一探究竟。
六場恐怖襲擊中五場都集中在巴黎市的十區和十一區。兩區人口密集,原本是工人階層居住區,近年來常住人口族裔、國籍較為混雜。這兩區並非外國遊客熱愛參觀的地方。
十區巴塔克蘭劇院距離《查理週刊》編輯部不遠,是這次恐襲死亡人數最多的地方。當晚美國加州搖滾樂隊「Eagles of Death Metal」 在劇院音樂廳舉辦演唱會,一千多名樂迷聚集在這裏。演出即將結束時,槍手開始射殺廳內的人群,並在警察趕來之前挾持多名人質。目擊者槍手「血洗」
緬甸人想和昂山說什麼?
緬甸反對黨選舉獲勝,國家邁向民主。據反對派全國民主聯盟資料顯示,民盟勢可奪得國會三分之二議席,將可籌組緬甸政府。在告別獨裁政權、踏上民主路的分水嶺,緬甸人民對將成為國家領袖的昂山素姫充滿希望。選舉過後,端傳媒記者在緬甸仰光市中心街頭訪問,聽聽緬甸人對昂山有何期望。
在緬甸大選的前一天,端傳媒記者走訪有8萬選民居住的 Kaw Hmu,這裏是昂山素姬2010年從軟禁中獲釋後擔任議員的地方。她如何在小鎮實踐政治理念,又收穫了什麼回應?
距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色達城約20公里,沿喇榮溝往上行,是一座35年歷史的藏傳佛學院——現今世界最大的色達喇榮五明佛學院。
佛學院30年前成立的時候,只有30多人,到現在成千上萬的喇嘛、出家人以及研究佛學的學生在此出沒,於此念經祈福。遇上佛事法會活動,信眾更會倍增,並且吸引各地旅客前來參觀。
圖片社攝影師Kevin Frayer,捕捉了海拔4000米上佛學院的人和事,讓我們透過鏡頭,探看藏傳佛學的其中一個面貌。
在追求民主過程中,台灣與韓國具有相同的歷史宿命,都曾遭受日本帝國主義的殖民統治,二次大戰結束後同屬分裂國家面對來自共產主義的威脅,與同樣歷經長期的威權統治、人民慘遭國家暴力蹂躪在追求民主化進程皆非順遂,所幸人民都強烈支持民主化之推動,致力於為過去國家暴力所造成的傷痛進行平反。台灣1947年的二二八事件與韓國1980年的光州事件即是最具代表性的事件;在國際政治現實之中,台韓兩國同樣走過政治改革的坎坷路,終能實現由威權過渡到民主的轉型道路;而在國際經貿舞台上,兩國也都同樣展現強勁而旺盛競爭力。
《民主的光與影》台韓前進民主之路人權影像展,策展人蔡文祥強調,一張照片的價值不能僅用美學觀點衡量,還必須從社會思考角度與視覺表現強度來判斷。攝影本身不應只是記錄工具,每個畫面都呈現出一種立場、一種角度、一種文化與政治形態,關注著社會,並形成輿論。《台韓前進民主之路人權影像展》,首次將台灣與韓國兩國民眾爭取民主自由之影像,聯合呈現在大眾面前。展覽內容涵蓋韓國民主化進程,從釜馬抗爭、
10月15日,2015年香港區議會選舉候選人全數登場亮相,十八區將會呈現怎麼樣的戰況?端傳媒用地圖(電腦版)為你呈現選情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