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民建制真的水火不容?最受泛民支持的建制派是誰?204470個立法會投票紀錄的熱度圖為你解開立法會之謎。
美國密蘇里州弗格森鎮( Ferguson)的黑人青年布朗( Michael Brown)於去年八月被白人警員射殺,警員最終免被起訴,引發市民不滿,最終演變為騷亂。今年的八月十日為騷亂一周年,路透社攝影師Lucas Jackson去年騷亂時拾獲平定騷亂用過的子彈殼及催淚彈罐,並為之拍攝了一系列圖輯。
去年在弗格的森鎮的動亂為時約一星期,更蔓延至美國的多個城市,除布朗外,亦有數名手無寸鐵的黑人示威者在動亂中死亡。騷亂令美國掀起一輪黑人平權運動,“BLACK LIVES MATTER”成為了這場運動的口號。
昨天密蘇里州聖路易斯縣亦有悼念黑人青年布朗的集會,集會中午開始時大致和平,但到晚上局勢轉壞,有示威者堵路及損毀店鋪玻璃,亦有發生槍擊事件,聖路易斯縣宣布進入緊急狀態。
1997年香港回歸中國後,無論在政治、經濟、文化上都有著相當大的衝擊,隨著中國產業資金大量注入與每年自由行旅客增加,雖帶動香港金融貿易、促進觀光經濟,但所衍生出的大陸人來港生育、推高物價、文化差異等問題,讓中港矛盾越來越嚴重,也因此激發香港人的本土意識,開始思考落實真普選,要求港人治港的重要,導致最後發生萬人上街頭的雨傘運動。
《面》一字有臉和面對之意。1840年法國攝影師貝亞德(Hippolyte Bayard)以長時間的曝光技術,拍攝了作品《溺死者的自拍像(Self Portrait as a Drowned Man)》,照片中蒼白的軀體和長眠不醒的神情讓他看起來就像一個溺死的人,
敘利亞的燈光隨着四年的內戰消失得無影無蹤。衛星圖片顯示,戰後的敘利亞變得黯淡無光。與四年前相比,整個國家只剩下約一成半燈光。內戰下,敘利亞的天空被非定點炮擊和狙擊手的子彈籠罩。除了肉眼可見的戰爭,內戰亦為敘利亞人民帶來無法彌補的心靈創傷。跟據統計,內戰已造成約20萬人死亡,敘利亞最重要的古城亦遭嚴重破壞。敘利亞內戰持續惡化,國際社會預期這場內戰將會成為二戰後最嚴峻的人道危機。
內戰前的Aleppo是個擁有三百萬人口的城市。經過戰火的蹂躪,城市的街道變得杳無人煙,一片荒蕪。反對派控制的區域原本是個繁華的中產小區,現在只剩下廢墟,連馬路亦空空如也。被破壞淨盡的城市在漆黑中顯得更耀眼。雙方為爭取勝利負上沉重的代價:人民戰死、城市被摧殘、普通不過的生活模式已一去不返。
綠色的電路板、銀色的電腦主機、彩色的手機殼,佔據了廣東省汕頭市的貴嶼鎮的每個角落。路透社攝影記者蕭文超(Tyrone Siu)於本年六月隻身前往貴嶼採訪。環保團體綠色和平在十年前發表的研究指貴嶼的電子垃圾來自美國、日本等地,十年過去,記者從商人得知原來現在大多數貴嶼的垃圾都是中國製造。貴嶼由世界的垃圾場變成國貨垃圾場,商人不諱言:「單單處理國內的電子廢物已足夠,這裏根本容不下國外的垃圾。」
工人用簡陋的方法來提取電子垃圾的晶片,最常見的是用火燒熔電子產品的塑膠外殼,再提取晶片。這種提取方法令貴嶼的空氣瀰漫著難聞的燒塑膠味道,空氣和水源被回收場的垃圾嚴重污染。貴嶼所屬的潮陽區最近的統計指,貴嶼有逾5,000間電子垃圾及塑膠拆解回收場,鎮中有約13萬居民,其中六萬人從事回收業,每年拆解的垃圾超過100萬噸。
回收場的工業煙囪旁仍住著民工,他們的家有草地、亦有養牛。
緬甸過去兩個月暴雨持續,全國14個省份中,11個省出現災情,至今已造成47人死亡,20多萬人受災。洪水沖毀多條橋樑和道路,三十多萬公頃農田被淹浸。總統吳登盛上周日到緬甸西北部的災區視察,他稱洪水正續逐步減退,他期望災情減弱後災民可盡快回家。中國新任駐緬甸大使洪亮率領使館人員,到其中一個重災區實皆省格禮市分發物資給災民。緬甸紅十字會已經要求國際紅十字會協助救災。氣象部門預測當地未來幾日仍然會有暴雨。
撰文:樊素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