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民眾陸續抵達金鐘,示威者多配備頭盔口罩雨傘等器具,以鐵馬架起防線,並撐起雨傘,與配備長盾的警員對峙。
當齋戒月結束,而新月出現在天空,即代表穆斯林開齋節的到來。
在這寬廣的維園足球場,人們每一年如候鳥般準時赴約,他們為何而來,又希望將自己的感情和力量帶往何處?
一切變得模糊之前,端傳媒走訪多地,以聲音和影像留住一片記憶的虛擬場所。
「你知道,在那個訊息不對等的社會裡頭,我唯一能做的,就是採集影像,如此而已。」
2019年5月25日,台灣伴侶權益推動聯盟(伴侶盟)在總統府前、凱達格蘭大道舉辦「2019凱道同婚宴」,席開160桌,估計超過1600人參與,現場同時有20對新人進行證婚儀式。現場眾多同志舉杯高喊「還我紅包錢!」意指過去包給異性戀友人的婚禮紅包,今日終有合法「回收」的可能性。
伴侶盟成立於2009年,2012年,提出「多元成家」三草案,當年提出的三草案包含同性婚姻、伴侶制度、家屬制度及收養三制,在台灣社會引起廣泛討論,「多元成家」也成為近年台灣借指「同志戀情/婚姻/家庭」的代名詞。
5月24日是台灣同志婚姻合法化的第一天。截至當日下午17點為止,共有500對同志伴侶進行登記結婚,當中男同志為171對、女同志為329對。
5月17日上午10時40分,台灣立法院議場與各大樓響起了開會催促鈴聲,鈴聲傳遍各委員研究室,時間長達七分鐘,提醒每一個立法委員前往議場參與表決。這原是台灣立法院每天常見的表決程序,但在17日,鈴響這一刻備受各界矚目。隨著今日出席院會的90餘名委員離開研究室、走向議場,台灣同志婚姻法案將於此時進行逐條討論和表決。
同婚議題歷經2017年的大法官解釋、2018年公投後,行政院提出《司法院釋字第748號解釋施行法》草案,條文共27條,意圖在各種勢力之間取得平衡,讓同志得以在5月24日有法律依據可以結婚,簡稱「行政院版本」法案。
行政院版本中,第2條規定「相同性別之二人,得為經營共同生活之目的,成立具有親密性及排他性之永久結合關係。」而第4條規定「成立第二條關係應以書面為之,有二人以上證人之簽名,
香港政府大力推進修訂《逃犯條例》,以將台灣、中國內地等納入條例適用範圍,事件在引發巨大爭議。今日(5月11日)立法會《逃犯條例》修訂法案委員會開會爆發持續衝突,泛民主派和建制派今早分別召開「法案委員會」,被稱為「鬧雙胞」,立法會會議室衝突不斷,兩派議員中均有人表示身體不適,至中午會議暫停,數名建制派議員到警察總部報警。
對於政府提交的《逃犯條例》修訂草案,香港立法會於2019年4月3日進行草案一讀、二讀,並罕有一周內成立修訂逃犯條例的法案委員會,加速審議進度。法案委員會主持為民主派議員涂謹申,但立法會內務委員會其後在沒有諮詢的情況下,決定替換主持為建制派議員石禮謙,此後兩派議員爆發持續衝突,在這期間民主派議員試圖尋求立法會秘書處秘書長陳維安會面但不果。
佔中九子被告陳淑莊、張秀賢,歌手黃耀明與何韻詩,天主教香港教區榮休主教陳日君、大律師兼前立法會議員吳靄儀等都在遊行隊伍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