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香港政府強力圍封天橋,驅趕街頭露宿者,令大量無家可歸的街友只能轉去麥當勞、網吧、機場等場地借宿,他們不是大眾在街頭一眼認出的露宿者,卻成為城市中流離浪蕩、無家可歸的隱蔽人士。
有人投給佐科威,有些投給普拉博沃,有些人甚至沒有投票權。人在異鄉的印尼選民秀出沾有紫色墨水的手指,和我們聊聊選戰中的宗教、政治、經濟、假新聞議題,對國家的批評與盼望。
近距離拍攝半裸的林子祥,難得靜下來沉思的成龍,從檯底突然跳出來捕捉充滿戒備心的盧燕......在那香港電影的黃金歲月,對於這個小個子的攝影師,許多明星都不會抗拒。
這「相片」用了全球頂尖天文學家加上超級電腦近兩年時間運算出來,絕對可稱得上史上最費時費工的相片之一。
當再踏上那條陌生的山路,就意識到生與死的距離,從來不遠。
顏色是藝術家的語言,作品就像一首首用顏料寫成的詩。遊走在這個色彩森林之間,觀眾自己仿佛也成為了他們作品裏一行無意中留下的章句。
明渠在香港,與城市緊扣。雖沒有令人注目的外型,功能卻是實在而重要,它在城內留下隱約的痕跡,見證著香港的一段工業化進程。如今面臨活化改造,將來的明渠與城市又會有著一段怎樣的關係?
戰亂八年後的敘利亞,關於「戰後」的話語漸漸頻繁。在由極權控制的戰後敘利亞,苦難和創傷是否真的會結束?端傳媒跟隨戰士、醫生、平民、人權鬥士等人的腳步,帶你走進這片傷痕累累的土地。
現時只有約三千人口的大澳,依然堅守傳統,每年在村內空地搭起一個又一個戲棚,唱出一台又一台粵曲。
來港打工五年,Joan Pabona一邊做家傭一邊重拾大學時代的攝影夢。「要是你渴望得到某樣東西,只要好好準備,總有方法的。」現在,她準備在結束家傭生涯,離開香港之前,用鏡頭回饋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