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觀塘將由水泥變成玻璃幕牆、小店變連鎖,這一點點由基層生活模式堆砌而成的獨特文化也難獨善其身,即將消逝。
這一夜,鹽水區地上和天上都是煙火,剎那綻放又迅速消逝,人們亢奮地不斷"衝蜂炮",直到棉衣上佈滿燻黑燒焦的痕跡。
電視都高清了,但人們已少看電視,雪花電視與魚骨天線,是一代人的集體回憶。
有些戴上皇冠、穿上奇裝,也有戴上游泳鏡來預防催淚彈,特色頭盔以保護自己。他們都是堅持每週都走上法國街頭的黃背心抗爭者。
在深圳北站的一個春日,等待歸家的人潮熙熙攘攘;駛向中國大江南北的列車,將這群候鳥載回出生的地方。
活在美墨邊境的國民,於特朗普與國會就邊境圍牆撥款上的爭持下,生活又有何影響?
有人說今天的維港已變成了一條河,昔日風光只能在舊照片裡回味。又有人說,填海工程破壞了香港的風水,會改變香港的命運。 十年,有所改變嗎?
他們離開了大隊,選擇團結在一起,有時候連洗澡都要結伴同行,一路上他們歡聲笑語,踩著高跟鞋、畫著大濃粧,一點一點靠近夢想邊緣。
2019年的元旦日,中國吉林省長春市石頭口門水庫的冬捕正式拉開序幕,漁民鑿冰下網、打撈收網,吸引了不少遊客來到當地感受冬捕這個北方古老漁獵的奇觀。
香港民間人權陣線(民陣)2019年1月1日發起元旦遊行,遊行隊伍三點於銅鑼灣東角道集合,遊行至金鐘政府總部東翼前地,亦即俗稱的「公民廣場」。
遊行以「香港未完蛋,希望在民間」為題,參與者表達了重啟政改、反對東大嶼山填海、守護法治等多個訴求。警方表示,遊行高峰期間有3200人參與,民陣數字則為5500人。
遊行開始時有建制組織「愛護香港力量」要求加入遊行,民陣發言人岑子杰表示,若有團體不認同民陣的訴求而又提出參加遊行是奇怪舉動。另外,也有港獨團體遊行同時間出發,數十名遊行人士手持「香港獨立」的旗幟,高呼獨立口號,遊行期間在多個地點跟反港獨人士對峙,但整體過程平靜,
由國際的政治舞台,到抗爭現場,人的悲歡離合無間上演,天災場景依然反覆登場。曾經有成千上萬的新聞照片,從你的手機螢幕上輕輕滑過,多少能留在你的記憶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