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屏東小琉球迎王祭典開始了,平日在世界各地作業的遠洋漁船一齊返鄉,每艘漁船負責載一尊神明,順時針環島一周。於古老的儀式中,漁民也同時面對新時代的難題。
沙特為首的聯軍槍口瞄準對岸,在一海之隔的也門,71歲的漁夫Ammar Ahmed正躊躇著是否出海。
近日烏干達穆斯林組織「民主同盟軍」向剛果平民發動襲擊,聯合國和剛果政府軍合力搜捕。
在30餘度的高溫下,展開逾2000公里長征;每天步行30多公里,冒險往北走,為的就是一個能生活安穩的機會。
今年同志遊行聚焦在11月24日舉行的反同公投上,希望同行者投下守護「彩虹」的一票。
2018年度香港國際攝影節主題展覽開幕,聚焦挑釁時代的影像
要想理解2018年的中國,#MeToo 無疑是無法迴避、驚濤駭浪的一頁。而這浪潮仍在繼續。
臺鐵普悠瑪列車出軌意外,截至21:30為止,事故共計造成18人死亡、171人受傷。重機具連夜進場扶正車廂,逐一搜救。
紀念二戰的「戰時鐵路」(Wartime in Railway)重演活動,上週末於英國舉行,民眾盛裝打扮出席,重現上世紀40年代生活場景。
人聲鼎沸,繽紛的泡泡隨風飄向商業大樓。不到半腰高的孩子們,舉著各式各樣的紙牌,臉上畫著東大嶼山和海豚的圖案,和父母一齊整裝待發。一向是遊客和商業中心的銅鑼灣,被遊行的人潮劃出了一片「紅海」。
今日(10月14日)下午3時,團體「守護大嶼聯盟」發起「反對東大嶼填海遊行」,民眾從銅鑼灣東角道起步,遊行至金鐘政府總部。有市民舉起「禍留後代」等標語,高呼「明日香港 我哋話事」。警方指遊行最高峰時有5800人參與,立法會議員朱凱廸則估計上街人數約有1萬人。
聯盟召集人謝世傑批評「明日大嶼」計劃是「長官意志違反民意」
硫磺工人每天清晨從半山腰的宿舍來到山頂、再下到谷底,開始一天的工作。單一的鐵杆和破舊的背筐就是他們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