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5月25日,台灣伴侶權益推動聯盟(伴侶盟)在總統府前、凱達格蘭大道舉辦「2019凱道同婚宴」,席開160桌,估計超過1600人參與,現場同時有20對新人進行證婚儀式。現場眾多同志舉杯高喊「還我紅包錢!」意指過去包給異性戀友人的婚禮紅包,今日終有合法「回收」的可能性。
伴侶盟成立於2009年,2012年,提出「多元成家」三草案,當年提出的三草案包含同性婚姻、伴侶制度、家屬制度及收養三制,在台灣社會引起廣泛討論,「多元成家」也成為近年台灣借指「同志戀情/婚姻/家庭」的代名詞。
5月24日是台灣同志婚姻合法化的第一天。截至當日下午17點為止,共有500對同志伴侶進行登記結婚,當中男同志為171對、女同志為329對。
5月17日上午10時40分,台灣立法院議場與各大樓響起了開會催促鈴聲,鈴聲傳遍各委員研究室,時間長達七分鐘,提醒每一個立法委員前往議場參與表決。這原是台灣立法院每天常見的表決程序,但在17日,鈴響這一刻備受各界矚目。隨著今日出席院會的90餘名委員離開研究室、走向議場,台灣同志婚姻法案將於此時進行逐條討論和表決。
同婚議題歷經2017年的大法官解釋、2018年公投後,行政院提出《司法院釋字第748號解釋施行法》草案,條文共27條,意圖在各種勢力之間取得平衡,讓同志得以在5月24日有法律依據可以結婚,簡稱「行政院版本」法案。
行政院版本中,第2條規定「相同性別之二人,得為經營共同生活之目的,成立具有親密性及排他性之永久結合關係。」而第4條規定「成立第二條關係應以書面為之,有二人以上證人之簽名,
「歧視有很多種形式,以前是黑奴的膚色,現在是我們的性取向,但我們同樣是人類,需為平權而爭取。」
你經歷過好友向你出櫃嗎?當時感受如何?換一個角度,向你出櫃的同志好友,他們心情又如何?你會令他們感到安心,還是令他們緊張?又或者,因為某種不適,你根本不願意想這些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