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將來回歸100年要研究香港,就可以重看我的照片。
民眾繞著心儀的藝術品拍攝,舉起智能手機,點了又點,或與作品擺拍合照,或盛裝出席,打卡留念,自得其樂。
在越來越精準掌握自己之後,才能在交往中自由的交流;除了練習掌握好自己,自由還需要一個可以信任的對手。
林曉聰曾經人生順遂,2019年之後,他試圖紀錄香港紋身者的故事,找到自己的價值和意義。
耗時15年之久建成的香港M+博物館,在藏品被指犯「國安法」的爭議聲中開幕。藝術表達自由是否還存在,紅線在哪裏?
二次元的出櫃為何會帶來傷害? 是我們太小瞧漫畫的多元化了嗎?
以字體的尖銳斜角,回應著這個時代香港人「保衛、還撃」的情感。
太多電影和劇集喋喋不休地在定義愛情和浪漫的標準,到底是哪裏出了錯?
耽美作品為腐女帶來的精神充實,與現實世界的情感關係,哪一種更美好?
當大多數攝影愛好者把拍照片這回事當作美化這個世界,台灣為攝影成立一個國家級文化機構,能做些什麼呢?
「你用M+可以比擬香港本身。 香港本身,很多事原本都可以做得很好...... 突然不知去了哪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