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
圖集: 張德江勾起的沙士回憶
十三年前的五月,沙士在香港爆發。五月十三日謝婉雯醫生殉職丶五月二十日淘大花園死亡人數增至40人,在口罩和恐慌下生活的日子,歷歷在目。今年五月,全國人大委員長張德江訪港,水馬圍城,張德江所經之處大洗太平地,容不下一張橫額或表達訴求的市民。張在機場稱自己和香港有一定緣份,當年擔任廣東省委書記的他,和香港共同抗疫非典疫情「取得勝利」。沙士源頭廣東對疫情的隱瞞,被指是沙士在香港擴散的主因,張德江的講話勾起死者家屬傷痛回憶。
《Yes Madam, Sorry Ah Sir》
他的相機沒有截取那些激烈、挑動情緒的瞬間,轉而用輕鬆幽默的畫面,展現與探討「警察」這個職業的另一種面貌。 曾任職路透社攝影記者的楊德銘正眾籌出版一本以警察為主題的攝影集。去年,他向香港藝術發展局申請資助出版,然而當局回信拒批。於是,楊便決定於網上眾籌集資,期望在這兩個月內籌得目標金額,讓攝影集可以面世。 我的創作跟傳統紀實攝影採取的觀點相反,傳統是悲天憫人,我現在是嘻笑怒罵,但精神同樣都是關注社會。 楊德銘過往大部份的作品有一個貫串的主題,就是人們的消費行為和之間的自覺與不自覺。而這一次,《Yes Madam, Sorry Ah Sir》以幽默的角度拍攝香港警察,從微觀的影像延伸,探視「紀律部隊」
圖集:被捕性工作者在獄中說了什麼?
「妓女(性工作者)不是人來的,豬狗都不餘」 「香港好,香港人好壞」 「女士們,現在只有自己愛自己了」 「還有12天 好難過 想你呀」 在2006年廢棄的中環域多利監獄,是香港首個監獄,作為香港的法定古蹟,它即將與中區警署建築群復修為旅遊用途。在廢棄前,這裡主要用作羈留等候被遣返或遞解出境的違反《入境條例》的人士,而來港賣淫被捕的性工作者佔了監倉大多數。一位不願透露姓名,曾經在域多利監獄工作的人,因公順便用手機拍下了妓女寫在牆上的字句,把關押在監倉內的性工作者故事公開。 香港政府入境處數字顯示,2014全年有4133人因違反逗留條件從事賣淫活動的人被捕,當中超過九成,即4039人來自大陸。性工作者除了面對法律問題和歧視外,更多直接的暴力是從她們工作環境中發生。
圖集:熱血七人欖球賽
一連三日,歡呼、打氣聲彌漫整個大球場。香港最熱鬧的體育盛事,非國際七人欖球賽莫屬。各支勁旅於場上競技,汗水淋漓,讓人看得血脈沸騰。放眼望向觀眾席,色彩繽紛的人海浪潮起伏,古靈精怪的打扮也給予鏡頭許多驚喜。 踏入第四十一屆,七人欖球賽的吸引力延續,主辦方估計三日共有十二萬人次入場,參與這場欖球嘉年華。最後一日的賽事,雖然時有驟雨,球員無懼雨戰,在場上力拚,滂沱大雨亦無減看台上的氣氛,每逢衝撞場面,狂呼此起彼落。 本屆賽事香港隊最後雖不敵日本,但全力帶來每一場精彩比賽,表現已贏得了全場球迷的掌聲。兩支強隊斐濟、紐西蘭對陣的銀盃賽戲碼,更加引發全場叫喊、掌聲雷動。終於,
影像故事:美麗的呼聲 告別亞視
重溫亞洲電視經典畫面。 愚人節的午夜,亞視從大氣電波裏消逝,遠山霧迷濛,千里霧飄送。 逾百市民特意到大埔總部見證,陪伴你走千里路,行人路過回望你。 你心的鴻毛或許是我心的泰山,就算愛心變塵埃,命中注定也無奈。 一霎眼藍屏後廣播使命完結,妳今天當主角,何妨忘掉醉中的承諾。 1957年5月29成立,以麗的呼聲為名開業,1973年由收費轉為免費,於1982年易名為亞洲電視,逾半世紀間數度易手至2015年不獲續牌,到2016年4月2日凌晨零時牌照期屆滿,「本港台不存在」已成事實。昨夜美麗的呼聲聽證會的結尾,歌手黃耀明嚷觀眾趕回家見證亞視的消殞。時候到了,路上街角果販的一個小螢幕裡畫面戛然而止,剩下電視劇集的歌曲在腦中迴盪。 香港歷史最悠久的電視台亞洲電視因不獲續牌,於2016年4月1日終止廣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