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他們,都是一些「不能融入」的人:因為音樂和行動理念有別,他們在主流和非主流都沒有容身之所,要靠自己另闢空間。
「這個城市永遠不缺乏新鮮血液,不缺乏一個快速運轉的螺絲。」
在中國大陸,親密關係謀殺常被「情感糾紛」「家庭糾紛」等詞掩蓋殺戮的殘酷性,將具有公共特徵的暴力行為私人化。
「我有過多次命懸一線的經歷,很難說出當中哪次最危險。」
往前看,我們都需要更多的幸運、更多來自彼此的支撐。
大人說我們太年輕、不成熟,所以要保護我們,但其實是限制我們。我們已經18歲也成年了,為什麼不能享有公民權?
和肉一起進化二百萬年後,肉食已深嵌人類的政治和文化肌理;但人人都吃得起肉的代價,最終卻可能逼使我們放棄肉食。
在被命名為「未來」的場景中,有多少早已寫就,有多少仍可選?又是誰在做這些選擇呢?你和我,也真的都在選嗎?
「歸工欸」、「我就爛」、「我ㄉ豆花 30塊」……你知道這些流行迷因的來頭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