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個攝影工作者,置身於這樣的歷史場合,我本能地透過觀景器的框框,去紀錄自己對這次歷史運動的視點和感受。
開始的時候,我樂觀地認為眼前的一切,都是社會向前發展的必然經過。直至彈壓發生後,我才真正體會到歷史長河在這塊古老的國土上,會是如何的迂迴曲折。
回想起五月四日那天,數以萬計的北京高校學生走在長安街上,高呼反貪官,反腐敗的情景,不禁令人懷疑這是否歷史向中國人所作的一種嘲弄,因為這與七十年前所發生的「五四運動」是何等的相似。
從北京回到香港,轉瞬一年多了。在這些日子裡,不少人的「記憶沉澱」,都不時隨著社會上的大小事情而翻滾著。
在九十年代的今天,我整理著這批屬於八十年代末發生在中國首都北京的影像,結以成集。希望這本小小的攝影集能成為自己經歷中的一次回憶。但我相信,這些回憶只不過是九十年代中國的序幕而已。
高牆未倒,人們開始分道揚鑣。當悼念六四不再是潮流的今天,這一段漂泊的記憶,在香港還有一隅安身之處嗎?
台灣首位女總統的形象工程,在他們手中執行了最少四年,像一套紀錄片的導演;兩位目睹蔡英文的轉變,見證台灣從藍變綠。
學生時代來台北唸書,那是80年代後期,台北,是個交通混亂黑暗的城市,空氣中充滿著一股不安的躁動,一如政治解嚴向前衝的時代氣息。後來工作與生活都在台北,彷彿也離不開這城市,成了台北的一份子。
大學時開始學習攝影,後來也因為興趣與志向選擇了以攝影為工作 。工作謀生的環境畢竟是現實的,多年下來原本單純的興趣與理想必然會有折損。就像整理著學生時代與工作初期的底片時,常常想起這城市的變遷,有些是景觀建物上的,有些是無形的城市文化上的變化,時代的變遷與城市的進展,許多景象一去不返。 然而,每次看到自己學生時代所拍的照片,那些不成熟的影像卻提醒著自己莫忘初衷。希望永遠拿起相機時,能像當年那個學著光圈快門的少年郎,保有一股對外在世界充滿著好奇與探索的心。
簡單平凡的照片影像,讓人重拾起對台北的過往回憶。平淡的照片影像若能讓人看了有所感,那是時光歲月沈澱後的力量。
* 攝影師簡介
台灣攝影大師張照堂,以及藝術家兼導演陳耀圻,將來港參與公開放映會,並於會後座談會與觀眾分享影像與社會的互動。放映會將播放六段由張照堂及陳耀圻拍攝的影片,包括《紀念陳達》、《王船祭典》、《劉必稼》等等。張照堂及陳耀圻為M+的駐訪藝術家。
《紀念陳達》為張照堂於1970年代拍攝的彩色影片。影片包含不同場景,分別是1972年的台灣恒春、1977年的台北稻草人餐廳及1981年在台北關渡河岸拍攝的演奏錄影。陳達在片中吟唱對恒春歷史風土的介紹。《劉必稼》則是陳耀圻所拍攝的紀錄片,內容為待退軍人到花蓮木瓜溪畔懇荒。
是次活動放映的作品過往少作放映,作品反映了六十、七十年代的台灣社會,並啟發了台灣當時流動影像、視覺藝術及實驗劇場的發展。活動免費入場,但需事先報名。
駐訪藝術家計劃 ── 台灣六十、
台南大地震後十餘天,最後一名遇難者被搜出,災區亦大致清理完畢。搜救隊在維冠金龍大樓清出了四百多件失物,放置在附近的活動中心。連日來,家屬民眾前來翻翻找找,家庭相薄、保單以至刮刮樂都陸陸續續被認領,然而當中一些,可能將會面臨遙遙無期的等待。
地震後,民眾至招領處試圖尋找自己的東西。
災區的小年夜。
二月六日,農曆年廿八,還有兩天便踏入猴年,台灣俗稱這天為「小年夜」。凌晨約四時,高雄發生黎克特制6.4級地震,台南在地震中受災最為嚴重。救援人員在震後趕到樓房傾斜的區域進行搜救,其中台南永康區永大路的維冠金龍大樓倒塌,大樓共有256名住戶,及至二月七日凌晨,仍有人失蹤,有待搜救。
震後不足24小時,大樓仍不時傳出被埋人士的求救聲。晚上11時半,救援人員憑一名女士的求救聲音,在維冠金龍大樓一個單位的廚房位置,先救出一名被困男子,一輪努力後終在倒塌的木板下救出被埋的女傷者,她獲救時連聲向消防員道謝,消防員也感慨回應:「找了那麼久,終於找到妳了!」隨她一起逃出生天的還有一隻小狗,牠被救出時更咬了消防員一口。
台南塌樓現場入夜後氣溫降至十度,
2016年1月25日,台灣陽明山被大雪覆蓋。
在強烈寒流影響之下,中港台連日出現大範圍嚴寒天氣,中國南方部分地區甚至首度降雪。
一月二十四日,香港天文台錄得市區溫度攝氏3.1度,是1957年以來的最低溫度。在香港最高、海拔957米的大帽山和海拔603米的飛鵝山等地屢傳降雪,吸引不少民眾登山。但由於山上嚴寒,加上路面濕滑結冰,消防處收到多宗登山人士求助。大帽山上最少85人因低溫症不適,當中43人要送院治理,1人情況危殆;警方最後以安全為由,禁止民眾和車輛登山。
在台灣,澎湖、金門及馬祖地區錄得10度以下低溫;台北錄得4度,平44年前的紀錄;台北陽明山、南投的合歡山、台中的清境農場均傳來降雪。台灣中央氣象局對全台和各外島發低溫警報,而根據台北市及新北市消防局統計,
2016年1月16日,台灣人用選票展現民主的力量,民進黨取代國民黨成為執政黨,蔡英文成為台灣總統。端傳媒攝影師連日來在前線採訪蔡英文、朱立倫及宋楚瑜三位候選人。攝影師用鏡頭紀錄小英返鄉拉票、三人選前造勢晚會、大選日投票、及至朱立倫落敗、蔡英文宣布當選,每一個張照片都為這歷史作見證。
端傳媒攝影師Billy H.C.Kwok 兩周前貼身採訪蔡英文,跟小英由台北南下屏東拉票。兩周以來每天都採訪大選新聞。今天他在民進黨總部見證小英當選,他坦言覺得感動。他傍晚五時已到民進黨總部等待大選結果,他憶述總部歡呼聲此起彼落,但最激動還是各人得悉朱立倫承認落敗時的歡呼慶祝。不過原來拍攝蔡英文也有令他擔心之處:「小英表情不多,尤其在國際記者會上她十分嚴肅,本來想拍攝她歡樂的表情,但一直等不到。」幸好蔡總統在慶祝晚會上也放輕鬆了,
蔡英文得票689萬多當選總統,得票率為56.1%,朱立倫31%,宋楚瑜12.8%。這次是總統直選以來投票率最低的一次,僅有66%。